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4-04-13 21:00:03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通過了統一入學考試并被學校確認錄取后,利用周六日或其它業余時間在校攻讀的研究生。多為在職人士報考,在當地選擇學校上課會更方便,能兼顧好工作和學業。一般不建議跨省報讀,不太實際。
跨省需要考慮的幾個因素:
1.時間
非全日制研究生普遍為周末上課,周六日按報考學校的實際安排在校學習,大概每個月兩次。也有學校開設集中班,每個月集中上課4天或其它時段安排。考當地的學校往返會更方便,路上不會花太多時間和精力。跨省的話時間成本高,特別是選擇離得比較遠的學校,很多時間都花在了往返的路上,這一點要想清楚。
2.經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能申請學校的宿舍,學校基本上都不解決住宿,就近報讀就不用考慮住宿的問題,課下往返很方便。但如果跨省報讀,課下要自己解決住宿,除了負擔學費還有交通食宿費。經濟條件好的人可能不會在意,預算有限的人就要好好考慮了,可能1次不會花太多,堅持讀2到3年也是一筆不少的支出。
3.畢業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是讀2到3年,修業年限內完成學校開設的課程、修滿學分、提交論文以及通過了答辯,達到條件就可以畢業拿證。跨省報讀長期堅持下來有一定困難,如果不能保證出勤率,中途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學業,最后可能畢不了業。
非全日制擇校的兩個誤區:
1.北上廣就是好選擇
學校所在地并不能完全決定學習的效果或者未來的就業情況,北上廣的好學校不一定所有人適讀。像杭州、南京、武漢、西安等新一線城市,還有云南、廣西等西部大省,也有不錯的特色院校和優勢專業。
2.大家都報考某學校/某專業
就比如電子信息、法律、會計、金融等一直以來都是熱門選擇的考研專業,熱門專業≠適合專業,不要看別人選擇了哪所學校的哪個熱門專業,現在工作的有多好多優秀,對這所學校或者專業有了“濾鏡”。應該從自身需求出發,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非全日制擇校的幾個因素:
1.確定目標和專業
最好是先有一門適合的專業,可以根據學習目標、興趣和職業需求等來確定。
2.篩選招生的學校
如果跨省不實際,有了目標專業就看當地哪些學校在招生,了解這些學校的學科優勢和資源情況。有些學校可能綜合實力不足,但辦學特色鮮明,特定領域的專業中很有優勢,其優勢學科專業值得考慮,學會發掘高校的王牌或者優勢專業。
3.綜合全面的考慮
包括學校的學科優勢、師資水平、教育資源、研究生就業率,還有關鍵的課程收費,綜合這些還有個人的實際情況全面的考慮。
關于非全日制跨省是否值得,以上就是全部的內容。對于在職人士來說,在當地擇校報讀能更好地兼顧工作和學業,便于長期堅持,具體可以再自我分析,合理擇校。
了解更多: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須知
了解更多:全面解讀!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與要求
了解更多: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有年齡限制嗎?
上一篇: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讀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