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建設項目施工中的綠色風險管理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5-06-29 15:50:47
[摘要]本文從目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入手,嘗試對我國建設項目施工中的綠色風險管理進行了分析,主要介紹了綠色風險的概況和我國的施工企業如何正確對待綠色風險、識別綠色風險,科學進行綠色施工,防范和應對綠色風險。
[關鍵詞]綠色風險 建設項目施工 風險管理 綠色施工
一、背景和意義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殃及全球的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為患、生態環境退化等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了空前的威脅。人類面臨著三大難題,即環境的持續惡化,自然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瀕臨耗竭,以及全球性的能源危機。這些風險因與綠色相關,又稱為綠色風險。綠色風險問題日益受到全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也認識到企業要能長足發展,必須正視、重視綠色風險,以贏得未來發展的機遇。因此,正確認識綠色風險,掌握綠色風險的防范、應對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建設項目施工由于范圍廣、規模大、周期長,消耗的資源非常大,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非常顯著,所以,全面認識和恰當評價建設施工項目給環境、資源所造成的綠色風險,既是防治環境污染、減緩資源能耗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
二、綠色風險特點
1.普遍性。我們知道風險是無處不在的,既有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之類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也有如戰爭、罷工、政策變化等社會因素帶來的不確定。建設項目施工對人類社會發展功不可沒,但其對可持續發展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卻也是不容忽視的。綠色風險即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無論是自然因素還是人類活動都有可能導致綠色風險的發生。因此,綠色風險是普遍存在的。
2.必然性。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建設項目活動,而建設項目施工對人類可持續發展造成的損失也無法完全避免。因此,綠色風險具有必然性。
3.可變性。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風險源、風險受體、風險載體的變化,風險也處于動態的變化過程。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與自然環境、資源、能源等進行著交互性影響。而這些要素均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因此,綠色風險也是變化的。
三、綠色風險的防范
1.正確識別綠色風險
識別建設項目施工綠色風險的步驟主要有以下三步:
(1)風險源的認識。風險源是導致風險發生的事物。建設項目施工綠色風險主要有建筑材料在生命周期內產生的環境污染及消耗的能源和資源;建設項目施工過程消耗輔助資源和能源及產生的環境污染的數量級路徑;資源、環境和能源臨界承載力的變化等。
(2)綠色風險承險體的識別。綠色風險承險體是指遭受綠色風險損失的事物。如人、資源、能源及自然環境。
(3)風險載體的識別。風險載體是指將風險源的能量或作用傳遞到風險受體使其蒙受損失的事物,如有毒的氣體通過空氣傳播到人體。
2.科學進行綠色風險預測
為了減輕綠色風險,需要對施工項目未來時期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危險性進行預測,主要應針對對環境、資源、能源可能造成損害的強度、損失指數進行預測。
3.綠色施工應對綠色風險
堅持綠色施工是化解綠色風險最關鍵的方法。目前全國各地基本開始著手建設和實施《綠色施工管理規范》,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揚塵污染控制。如施工現場主要道路應根據用途進行硬化處理,料具堆放場地應平整夯實;施工現場大門口應設置沖洗車輛設施;施工現場土方應集中堆放,并采取覆蓋或固化等措施。施工現場易飛揚、細顆粒散體材料,應密閉存放等等。
(2)有害氣體排放控制。如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處理施工廢棄物;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和北京市規定的排放標準;建筑材料應有合格證明;對含有害物質的材料應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嚴禁采用瀝青、煤焦油類防腐、防潮處理劑;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劑、混凝土外加劑氨的釋放量應符合國家標準等。
(3)水土污染控制。如施工現場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可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等。
(4)噪聲污染控制。施工現場應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場地噪聲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對施工現場場界噪聲進行檢測和記錄,噪聲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施工場地的強噪聲設備宜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可采取對強噪聲設備進行封閉等降低噪聲措施。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
(5)光污染控制。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必要時的夜間施工,應合理調整燈光照射方向,在保證現場施工作業面有足夠光照的條件下,減少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干擾。在高處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弧光外泄。
(6)施工固體廢棄物控制。施工中應減少施工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工程結束后,對施工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必須全部清除。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應分別分類存放,并按規定及時清運消納。
(7)環境影響控制。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組織對施工場地所在地區的土壤環境現狀進行調查,制定科學的保護或恢復措施,防止施工過程中造成土壤侵蝕、退化,減少施工活動對土壤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建設項目涉及古樹名木保護的,工程開工前,應由建設單位提供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文件,未經批準,不得施工。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應立即停止施工,保護現場并通報文物管理部門等等。
參考文獻:
[1]肖海林.中國企業開展綠色營銷的微觀動力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2,(5).
[2]王浩.踐行綠色建筑困境與出路[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9,(08).
[3]竹隰生,任宏.綠色施工與建筑企業競爭力提升[J]. 建筑經濟,2004,(8).
上一篇: 對企業如何建立高素質員工隊伍的研究
下一篇: 簡析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