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證
結業證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2-04-21 17:38:21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于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
古希臘哲學
哲學一詞源自古希臘,而古希臘是哲學的一大發源地,為何哲學會發源于古希臘,伯蘭特.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一書中有詳盡的分析,我們不再過多討論,然而古希臘時期(相當于我國春秋)人才輩出,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哲學家。
1、泰勒斯
泰勒斯是學界公認的“哲學史第一人,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萬物本原這個哲學問題的人,泰勒斯拒絕借用玄異或超自然因素來解釋自然現象,試圖借助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提出了水本原說,即“萬物源于水”。
由此可見哲學是第一人在哲學上的研究就是認識自然界,解釋自然界的現象。
泰勒斯
2、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著作有《論自然》,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水的存在也需要被解釋,他認為萬物的本源不是具有固定性質的東西,而是“無限定”,“他認為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毀滅后復歸于它,這是命運規定了的,因為萬物按照時間的秩序,為他們彼此間的不正義而互相償補。”
由此可見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學研究也是認識自然萬物。
3、郝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將火看作一種宏觀物質形態,主張生機勃勃、往復燃燒熄滅的火是宇宙與萬物的本原,萬物生自火,復歸于火,火是萬物變化生滅的活力之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遠都在運動變化之中,萬物皆流,常駐。
4、巴門尼德
巴門尼德主要著作是用韻文寫成的《論自然》,如今只剩下殘篇,他認為真實變動不居,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憑感官來認識真實。
巴門尼德
5、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認為存在著許多但有限個世界,并堅持大地是圓形的,不過他拋棄了米利都學派的地心說。
6、蘇格拉底
在蘇格拉底以前,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構成的等問題,后人稱之為“自然哲學”。蘇格拉底開始研究人類本身,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非正義;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誠實,什么是虛偽;什么是智慧,知識是怎樣得來的等等。
7、亞里士多德和《物理學之后》
亞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物理學后諸篇》(也被稱為形而上學),即后人將亞里士多德在不同時期的講演匯編成文集時的命名。
亞里士多德
因此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將科學和哲學進行了劃分。
哲學是什么
1、哲學是什么
通過從以上古希臘哲學家們的研究及論述我們可以知道,哲學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弄清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類本身的規律是什么樣的,因此哲學研究的過程就是人類認知的過程;哲學就是認知學,認知就是要弄清楚世界的組成和運行規律,弄清楚人是什么,意識、靈魂、精神等等。
而在認知過程中我們又將某一類認知對象的學科分離出去,最開始哲學和自然科學分家,后來從哲學上又分出去了神學、宗教學、藝術、邏輯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哲學剩余的部分也就只有社會科學這一部分內容,而研究社會科學只能是憑借經驗去分析歸納總結,也就是說哲學只剩物理學之后的形而上學。
哲學
2、形而上學是什么
形而上學研究的內容是什么呢?形而上學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現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亞里士多德所構建,稱其為“第一哲學”、“第一科學”。因此形而上學的目的也是認知,所以無論哲學和科學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知世界,認知人類本身。
哲學和知識的關系
哲學就是“愛智慧”,哲學就是追根究底,因此哲學研究的過程就是認知的過程,哲學研究的產物就是知識,知識就是人類認知社會過程中的所有信息的總和。因此說哲學就等同于知識,只是不對的,哲學不等同于知識,哲學是認知學,認知的過程就是哲學研究的過程,認知的結果就是知識,因此應該說哲學的成果就是知識,這樣的表述才正確。
上一篇: 哲學專業就業前景并不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