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2-12-26 09:17:48
擺在面前這本尚帶余溫的厚厚文集,凝聚著學術類會計領軍人才一期班學員們的思想、見解、學識和激情。它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6年前下決心開展領軍人才培養項目的那一刻,回想起跟近30位同學的第一次見面、第一次交流、第一次授課,回想起兩千多個日日夜夜中數不清的閃亮往事,一種親切、欣慰而又難舍難分的心情油然而生。感謝同學們在畢業之際送給我們這樣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厚禮,完美地見證和記錄6年來我們共同的歡笑和汗水、期冀和奮斗!“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6年前,你們加入了“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高素質”的選拔,在一輪輪的嚴格篩選中,如愿以償地成為了領軍人才班的一員。6年間,你們經歷了一次次系統的培訓,闖過了一輪輪嚴苛的考核,全方位參與了與其他類別學員的互動與溝通。6年來,我們驕傲地看到了你們可喜的進步:學術水平不斷提升,創新成果大量涌現。你們經受了考驗,提升了能力,共同描繪了中國會計學術界一道亮麗的風景。
世間事物都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領軍當然也不會是一勞永逸。與其說領軍是當下的一個結果,不如說它是將來不懈累積和完善的一個過程,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我希望你們把從領軍班畢業看作是領軍事業的開局起步,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放松追求,不停歇腳步,為推動中國會計學術繁榮當好表率、增光添彩。在此,我提幾點希望,供大家參考。
第一,希望大家責任在肩、勇挑重擔。
選擇領軍之路,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意味著在今后若干年里,你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當別人稱我們為領軍人才時,別人會對我們多出一份尊重、一份期待,同時也會多出一份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會計學術類領軍人才,無論教書還是育人,都應當有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要讓“領軍”這兩個字成為一種榮譽,更成為一種鞭策,時刻不忘提醒自己:我的文章有沒有更多地被別人引用,我的學生有沒有更多地被社會重用,我的成果能不能更多地影響會計和會計之外的領域,我的著述能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第二,希望大家慎思在心、不斷創新。
第二、知識是文明發展的基石、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作為學術類會計領軍人才,我們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學者,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創造知識,始終走在知識創新的前沿。同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始終高度關注我國經濟發展當中鮮活的會計實踐,高度關注“學堂”之外政府部門會計政策制訂的過程,高度關注企業財務管理的實踐,博學審問、慎思篤行,用現實問題激發知識創造和學術發展,又以學術思想促進政策制訂的科學性,指導企業更好開展財務工作,成為政策制訂的參謀者和企業管理的指導者。
第三,希望大家明辨在己、卓然獨立。
陳寅恪先生曾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并贊譽王國維先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學術研究貴在探求真知,這要求我們始終保持人格的獨立、精神的自由,不為自身好惡所左右,不為各種利益所干擾。作為學術領軍人才,更應當擁有良好的學品和人格,始終秉承并不斷發揚中國會計精神,堅持誠實守信的品格、客觀公正的意識、開放廣闊的胸襟和進取創新的追求,在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會計理論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不斷改進研究方法,探尋會計真諦,推動會計理論的繁榮與發展。
6年的相聚可能短暫,但心靈的溝通卻將永遠;學術之路也許漫長,但前進的路上大家將永不孤單。祝愿同學們在領軍之路上越走越好,為繁榮中國會計理論,為彰顯中國會計魅力,譜寫更加輝煌絢爛的篇章。
轉載于:鳳凰網
—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上一篇: 海峽兩岸會計學專業建設學術研討會舉行
下一篇: 十月在職聯考會計碩士復試有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