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成立于2000年5月,其前身是原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在學校、社會各界和國內外同行的大力支持下,經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學院環境學科先后被確定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7年,“環境工程”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環境科學與工程”獲批遼寧省一級重點學科。2012年,學院獲批“持久性有毒物質的污染預防與控制創新引智基地”。在2012年和2016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分別位列第6名和獲評為A-類。“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學院現有環境工程專業和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三次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環境科學專業為國家級、遼寧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遼寧省優勢特色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86人,其中:專任教師66人(教授31人、副教授29人、特聘副研究員1人、講師1人、助理教授4人),實驗技術系列教師7人(含高工5人、工程師2人),行政管理人員13人。包括光華工程獎獲獎者1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高層次人才獎勵計劃獲得者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7名、遼寧省教學名師2名。
面向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重大需求,大工環境學科通過20余年的探索與積累,逐步形成了以工業廢水治理與資源化、智慧環境與健康、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智能傳感器與應急監測、近岸海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為代表的學科方向。近年來,學院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課題)、國家水專項課題、973課題、86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10項,發表SCI論文28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90余項,20余項專利技術已成功實現工程化應用。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
學院已形成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建立了通過“4+X”年學制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本-碩-博全貫通培養體系。在校生872名,本研比例約為1:2.86。通過實施“厚基礎、重交叉”的課程體系、“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旨在“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的國際化交流和聯合培養體系等,著力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人格俱佳的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獲得國家及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
學院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項目,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多所院校建立了研究生與青年學者的聯合培養平臺。與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的環境事例研究發布會連續舉辦15年,與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和韓國延世大學的中日韓環境能源研討會已連續舉辦11年。依托引智基地,學院長期與環境領域國際知名學者開展合作與交流。
在各級政府、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懷下,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已成為我國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熱誠期盼國內外各界朋友參觀指導,熱烈歡迎莘莘學子報考,也期待與國內外同行專家和朋友們的真誠合作,共同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