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前身源于南京化工學院1994年成立的自動化與計算機系,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學與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了南京工業大學,2002年由原兩校的相關專業成立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8年更名為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5年因學校學部制改革更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3年更名為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智能科學與技術系、基礎教學部和實驗教學中心。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24,其中專任教師90人。教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5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8人,擁有國家級人才1人,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0余人。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四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專業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人工智能專業為2020年新申辦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專業認證。目前,各專業本科生1620余人,研究生260余人。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學校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建設目標,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積極探索創新、創業和創造型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會認知、能做事、善合作、謀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近年來,學院學生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芯片與系統設計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RoboCom機器人開發者大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重大賽事中獲得400余項全國級獎項。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學術型)和 “電子信息”類別碩士點(專業型),共建“智能制造技術與工程”交叉學科博士點。學科方向主要為網絡與云計算、智能感知與信息處理、數據科學與智能計算、生物信息與醫療大數據、軟件理論與方法和人工智能等。建有網絡與云計算技術研究所、計算機應用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信號處理與智能傳感研究所和數字城市與智能建筑研究所等。學院堅持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并重,堅持與學校化工、生物、安全等優勢學科的交叉研究和協同創新,堅持產學研結合,與華為公司、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等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近幾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40余項,科研到款8000多萬,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一些研究成果發表在本學科的高水平期刊或會議上,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科學技術獎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