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化落實關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浙江工業大學“從心出發”強化精準思維,根據實事背景與生情需要,舉辦“研途暖陽”研究生心理健康成長營,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主要包括“為心賦能”系列講座、《心理學與幸福人生》研究生心理健康課程、“心心相融”輕團輔、“心咖故事”等活動模塊。
聯動“導師群體”承傳統,促心理工作協同育人
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是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關心和維護研究生心理健康是導師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研究生學術研究、為人處世等成長維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依托于親密的關系與頻繁的聯系,導師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問題,能更有效地開展育人工作,具有天然的優勢。
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出臺了《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實施細則》,強調加強研究生導師心理健康指導;開辦“導師學校”,開展心理育人、導學關系建設等專題培訓,取得了顯著成效,讓“導師群體”參與心理健康工作成為了一脈相承的良好傳統。
針對非專業出身的研究生導師,面對心理工作感覺“很深奧”、“很難學懂”、“無從下手”的困惑,學校為每一位導師匯編出版了《研究生導師心理育人實用指南》,貼心地將看似“高大上”的心理學,落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教育之中,以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為研究生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實操技術和應用工具,獲得了導師們的一致認可。
堅持“第一課堂”主陣地,促心理健康提質增效
緊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總體思路,為黨和國家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把握第一課堂主陣地,將《心理學與幸福人生》研究生心理健康課程正式納入研究生能力素養提升課程。該課程順應時代發展之勢,不斷探究與適應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新要求,把積極心理學和咨詢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引入課堂,引導學生更積極正向地理解和看待學習、生活、工作中的現象和問題,提升學生建立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的能力,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心理免疫力,提升幸福感。
課程在組織形式、教學內容與考核方向等方面進行了完善與創新。第一,不同于傳統的授課模式,該課程以團體心理輔導為教學形式。一個心理團體由20-30人組成,任課教師擔任團體帶領者,選課學生作為團體成員,共同在安全、信任、私密、開放、抱持的心理空間中互動與陪伴、體驗與交流;第二,以研究生的現實困擾為主要教學內容,而不是理論知識。課程將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共同探索學生生命、成長、關系等人生議題,改變學生看待問題的視角,提高學生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助人助己;第三,以過程中的心理成長與感悟為考核內容,而不是組織考試。在心理團體中,每個成員將自己作為一面鏡子反饋和呈現給其他成員,同時也投入到與其他成員的關系中,從而發展出更具適應性的行為,自我心理成長和感悟將作為課程的主要考核內容。
開啟“網絡課堂”人人通,促心理學習私密高效
作為研究生的我們,平時面臨著各種潛在的焦慮、壓力的因素,所以對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調節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莊教授給我們介紹的玉玦,形如環而有缺口,正如生命的不完美。科研也好,生活也好,所有的成功都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的過程中獲得的,期間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就是成長
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講話中講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學校注重研究生心理素質培養,為民族復興大業輸送優質人才。“為心賦能”系列主題講座,旨在強化研究生的自我意識,激發研究生對學業與生活的熱情,保持良好平和的心理狀態。
本期活動中,“為心賦能”系列講座緊緊圍繞當前時事熱點,以“疫情背景下研究生心理調試”為主題,共設五場,分別為《“共情”傾聽與“我向”表達——有效師生溝通的態度與技巧》《研究生心理調適與幸福促進》《自我的力量》、《戀愛是個技術活兒》《后疫情時代研究生心理調適與幸福人生》,邀請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專職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專家教授開展輔導,收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與積極響應,累計8000余人次收聽收看,相關推送點擊轉發累計逾萬次。
打造“團隊輔導”新體驗,促心理探索寓情于景
“心心相融”輕團輔系列活動,是學校打造的以自我探索、自助互助為目標的封閉式團體活動,根據現階段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態的問題現狀,對傳統的團體輔導形式提出的創新,打造“輕團輔”新型心理輔導模式。“輕團輔”的“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輕規模,輔導以8人左右人數開展活動,便于成員之間快速了解,建立聯系,開展緊湊與頻繁的表達交流;其次,是輕流程,團輔在流程上不做固定設置,鼓勵參與的成員大膽表達觀點,回應他人想法。最后,是輕疏導,團輔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配備了咖啡、糕點等茶歇,將心理疏導溶于活動的全過程,實現“春風化雨”效果。
本期“心心相融”輕團輔每個主題都涉及到參與者內心最柔軟最敏感的部分,在帶領者的指導下,每位參與者都用心傾聽與表達,部分場次還用到了沙盤治療和繪畫治療的方式,包括:“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還是更好地做自己”、“為什么脫單這么難”、“內卷VS反內卷”、“成年人的崩潰時刻”、“我正在嘗試理解父母”和“生活中的失去和遺憾”七大主題。參與者在帶領者的幫助下,充分享受到了團體活動的樂趣,同時也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強化了主體意識、增強了自信心。
挖掘“心路故事”動生情,促心理工作正向循環
“一杯咖啡一段心路故事”是“心咖故事”的設計理念。活動鼓勵同學們將自己的心路歷程、體會感悟及時記錄,形成一篇感情真摯的故事文章,讓同學們從學進去,說出來,到寫下來。文章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基礎上,將作為典型案例,運用在課程、團輔等活動中,向仍在迷茫的同學作分享,以此鼓勵更多的同學正視心理健康問題,尋找咨詢幫助,最終戰勝困難,實現用一個故事去開啟另一個故事,用一顆心去打動另一顆心的效果,達到心理健康工作的正向循環。
本次活動接收到來自各個學院不同專業同學們的來信,信中或是直抒心意,或是匿名來稿,將心底未曾出口的經歷組織成一個個溫柔的故事。參與此活動的來信也收到了后臺工作人員回復的“暗號”,憑借暗號到學校相應地點領取咖啡一杯。
今后,浙江工業大學將繼續遵循對學校提出的建設“兩個基地”的重要辦學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對學校提出的新期待新要求,強化精準思維,唯實惟先,從研究生的需求實際出發,因時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牢牢把握和抓穩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規律,守正創新,不斷推出具有特色亮點的研究生思政工作品牌活動。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安全學院舉辦碩士研究生“新生籃球賽”
下一篇: 暫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