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管理學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根據學校關于《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作風實施細則》的通知,在黨政管理工作中開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專項行動,讓“馬上就辦、真抓實干”成為工作常態,助力學科發展,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商學院。
學院進一步沖擊一流學科建設,師生期待更優越的科研與學習條件,大力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這些都需要我們注重“快”字,在雷厲風行、提高效率上見效果。
學院黨委班子、黨政領導班子以及學院行政部門第一時間分別組織專題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馬上就辦”重要論述并深入研究工作推進,在行政工作中提出“任務一布置馬上落實、工作一部署馬上推動、工作一完成馬上反饋”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對會議議題要求明確調研意見與會前溝通,切實提高會議效率;對于會議決議,要求明確執行情況、完成時間、責任人及責任領導,確保涉及學院發展、師生利益的重大決議第一時間落實到位。
創建國際一流的商學院,要求行政工作注重“質”的提升,在理念、思維、方式、機制、載體等方面,不斷創新、優化、提升;提升效能的前提是有正確的決策與貫徹落實,在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面向師生校友或工作群體開展調查研究,是正確決策與貫徹落實的基礎。
學院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最大限度方便師生員工辦事。如辦公室推出公章用印登記小程序,實現公章用印全面線上登記、預約審批,用印材料全面線上存檔;進一步規范合同分類管理,指定專人進行合同備案審查,簡化合同報批流程;在補充收集在職干部人事檔案材料工作中,逐一分析教師檔案情況,對于能由學院統一補充的材料由人事秘書統一辦理;優化升級學院師資科研系統,不斷完善系統的信息聯動功能,由科研秘書對接學校社科系統、科技系統直接導入教師相關科研信息,努力實現教師在申報科研項目、人才項目時的“一鍵申報”目標。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召開多場專題師生交流座談會,此外,定期召開科研政策解讀午餐會、新進教師師德師風座談會等,充分調研師生需求;學院辦公室利用下班時間,每月召開行政部門工作例會,例會的工作重點由原來簡單的工作匯報改為協同辦公以及研究工作改進與建議,切實提升行政工作效能。“大家群策群力,協作配合,奔著推進學院發展的共同目的,成效自然就提高了。”
“真抓實干”,提增效益
“真抓實干”體現在提增效益,特別是要圍繞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中心工作,千方百計把“時間表”變“里程表”,不斷提升服務中心工作能力水平;“真抓實干”還要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師生、校友辦實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學院研究建立“一事一指南”制度,制定并公布了《辦事指南》,涉及學生工作、科研與人事服務、教學工作、校友服務等10個方面共73項工作,進一步對各項工作進行流程化梳理與規范化管理,并公布辦公地址、電話等聯系方式,為師生校友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務。
黨政領導堅持“一線工作法”,深入師生員工,深入教學科研一線。建立院領導對口聯系制度,分工聯系學院6個系、3個中心與2個研究院,及時了解工作需要,推進事業發展;學院黨委針對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定期舉辦“青年學術沙龍”,每期確定分享主題,如“科研創新”“教學提升”“健康管理”“學科交叉”等,以午餐會的形式邀請相關領域專家作交流分享,推動青年教師成長發展。如第一期活動的分享嘉賓陳繼光副教授從英文單詞“Research”入手,并援引中國古詩詞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學術研究的三階段。“前輩的分享充分考慮到師生的訴求,不僅為青年教師在學術研究方面提供了思路,同時也促進了新入職的‘青椒’間的相互熟識與交流。”入職不久的會計學系青年教師申屠李融在第一次參加活動后頗有感觸。此外,在深入一線的工作過程中,為解決學生自習難的問題,在學期末開辟通宵自習室;為推進博士生科研交流,擬籌劃開辟專門空間,裝修近百個博士生工作位及若干研討室。
“十四五”規劃全面拓展,實干才有實業績。“馬上就辦、真抓實干”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源于對人民群眾的感情,也是管理學院努力創建國際一流商學院的工作常態。下一步,全院黨政干部將繼續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下一篇: 廈門大學: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