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前身為湖北大學哲學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由北京大學著名哲學家張世英任所長,成立之初主要研究德國哲學,聞名國內外。1994年以來,江暢教授繼任所長,突出以中西哲學為基礎的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2002年籌建哲學系,隨即開始哲學本科專業招生。2003年成立直屬哲學系。2007年更名哲學學院。學院設有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院、中世紀哲學與文化研究院、倫理學研究所、國學研究所、法哲學研究中心,以及《價值論與倫理學》集刊編輯部、《德國哲學》集刊編輯部。學院擁有哲學一級碩士點博士點、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研究中心,擁有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湖北省農村社區文化研究中心兩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哲學學科是湖北省特色學科和一流學科,哲學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名單。學院開設的倫理學和邏輯學兩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38人,專任教師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講師9人,具有高學歷、高職稱的優勢。國家級專家1人,省級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學院另有省級專家4人,兼職教授、客座教授5人。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25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人員7人。
學院在德國哲學、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方面特色鮮明,影響良好。學院倫理學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和省優勢學科。倫理學學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和學術特點,在倫理學原理、倫理學史和應用倫理學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在西方價值理論和價值觀念、中國價值理論和價值觀念、中西價值觀念比較、理論倫理學、中國倫理學、經濟倫理學、科技倫理學等領域已經有所建樹,具有明顯的學術優勢。
學院注重國內外學術交流。近五年來,學院半數以上教師應邀出席在美國、印度、阿聯酋、巴西、波蘭、埃及等國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設立的“名師進課堂”先后多次邀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地區以及國內知名專家近百人來院講學指導。近五年來承辦了世界文化發展論壇、價值論與倫理學高端論壇、中世紀哲學論壇、全國語言邏輯與符號學學術研討會等會議,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近五年來,出版了學術著作20余部,主編《價值論與倫理學叢書》、《德國哲學與文化叢書》等叢書和《文化發展論叢》、《價值論與倫理學論叢》、《德國哲學論叢》三套論叢。近五年來,哲學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50余篇發表在《哲學研究》、《倫理學研究》和《自然辯證法》等重要期刊上。
學院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0余項,主要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念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西方德性倫理思想研究》、《德治與法治協同推進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甘泉學派與明代心學的研究》、《氣候變化的倫理學研究》等;教育部社科基金《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研究》、《中國現代化經濟倫理建設》、《村委會選舉中的農民信訪問題研究》等。《西方德性思想史》榮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優秀成果和首屆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優秀學術著作獎。
學院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采取本科生導師制、研究生愛智講壇、“哲學名師進課堂”系列講座等一系列獨特培養方式引導學生成長成才。學生綜合素質高,專業特長突出,在一系列校內外文化競賽活動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歷屆哲學本科畢業生有大部分被錄取為碩士研究生,考研率、公務員及選調生錄取率居全校本科專業前列。
(更新時間: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