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應廣工校長邱學青邀請,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2023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stya Novoselov)教授來校,出席第一屆智能材料與綠色電化學國際大會暨廣東工業大學可持續創新技術研究院(英文縮寫IST)成立大會,并與學校簽署有關建立智能材料與綠色電化學諾獎得主聯合實驗室的諒解備忘錄(MOU),將實驗室打造為聯合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后的高層次國際平臺,進一步推動廣東工業大學學科發展、促進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還作了題為《Materials for the Future》的報告,介紹了石墨烯和二維材料的研究進展及重要應用領域,引起現場聽眾熱烈討論。隨后,邱學青教授、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與孫世剛院士、陳小明院士、趙惠軍院士、張華院士、王連洲院士、郭再萍院士、陸俊教授以及Daria Andreeva教授等為廣東工業大學可持續創新技術研究院揭牌。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在學校副校長余林、輕工化工學院主要負責人等的陪同下參觀了工學四號館大型儀器平臺、化工模擬實驗室以及學院各科研團隊的實驗室,與學生代表進行了親切交流。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對學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等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科研工作者應盡可能保持在同一領域深耕,專注于做一件事情,而非三分鐘熱度。同時,囑托青年學子切勿因技術瓶頸難題和未來規模化落地生產而可能存在的問題感到焦慮,作為未來科研及其產業化的中堅力量,將精力放在科研技術難題的攻克上、合理分配時間與精力是每一位研究生、科研人員的必修課。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此行為廣工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寶貴意見,為學校師生帶來了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和研究動態,拓寬了師生們的學術研究視野。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是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陳振傳百年紀念教授(Tan Chin Tuan Centennial Professor)、新加坡國立大學功能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長、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名譽院長、廈門大學榮譽教授、保加利亞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名譽院士、英國物理研究所榮譽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凝聚態物理、介觀傳輸、超導和鐵磁性,納米材料及制備,石墨烯及其它二維晶體。2004年在荷蘭奈梅亨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讀博士期間,因發現石墨烯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自1973年以來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并于2012年英國新年授勛上獲封為爵士。康斯坦丁院士也是凝聚態物理學、微觀物理學和納米技術方面的專家,202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