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關于表彰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正式公布全國綠化先進集體表彰名單,我校林學院位列其中,是教育部下屬高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全國綠化先進集體”榮譽是我國在義務植樹、綠化造林等國土綠化方面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帶動各單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土綠化工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實干擔當踐行綠化祖國的職責使命,進一步激勵全社會支持參與國土綠化事業,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近年來,我校林學院在國土綠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堅持立德樹人,持續為國家輸送大量綠色人才
林學院作為我校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林學一流學科建設的主要支撐學院,始終秉承“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校訓,為國家培養了萬余名林業科技人才,學院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是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學院現有林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專業學位授予點3個。學院林學、森林保護、經濟林、地理信息科學等4個本科專業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近年來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二等獎3項。
堅持科技報國,持續為服務國之大者提供科技支撐
林學院堅持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國土綠化質量,服務國之大者。多年來,林學院積極參與國家林業重大工程建設,開展國土綠化理論與技術攻關,推動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國家儲備林建設、太行山綠化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天然林保護等重大生態工程的啟動和實施。在中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體系構建、北京西山石質山地干瘠山地造林綠化、大興安嶺火燒跡地森林更新、東北天然次生林多目標經營、北京兩個百萬畝造林工程、三北防護林鉆蛀性害蟲防治、京津冀地區困難立地植被構建及森林質量提升等重點工程中發揮了重要科技支撐作用。近年來,先后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4項,省部級科技獎勵78項。2016年獲環境保護部評選的“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
長期開展森林撫育措施量化、生長動態模擬、質量功能監測等創新性研究,探索人工林定量化多功能精準撫育技術體系,相繼主持制定《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GB6000-1999)》《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林與經濟林認定技術規范(LY/T 1761-2008)》《造林技術規程(GBT 15776-2016)》等國家或行業標準,促進了森林質量和功能的精準提升。
出版林學巨著《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第二版),助力國土綠化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我國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后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恢復與重建、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預警和防控、退耕還林工程、北京種質資源調查、首都楊柳飄絮治理等領域也開展了大量工作,為國家和區域綠化做出卓越貢獻。成立林業系統首個“林木資源高效培育與利用協同創新中心”,通過科技下鄉、科技合作、科技咨詢、科技培訓等形式為基層林業部門提供上萬次技術支撐。
堅持產學研融合,持續為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社會服務
林學院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始終以服務國家生態保護和建設為使命,積極投身祖國林業綠化事業,為國家和區域綠化做出卓越貢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國家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多方位高質量的戰略咨詢服務。在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高質量發展、精準扶貧、綠色奧運、“碳中和”等重大戰略需求重大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立2022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樹木養護科技支撐團隊,創新樹木全冠移植成活促進、樹木抑蒸?;畲偕刃录夹g,使樹木成活率達98%,成果被焦點訪談報道。成立板栗、無患子、木蘭、珍貴落葉樹種、林業害蟲防治五大國家創新聯盟,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被央視報道。
據悉,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自2001年開始,每五年評選一次,由全國綠化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評選。本屆共表彰298個全國綠化先進集體、147名全國綠化勞動模范和146名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