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入學習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持續在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上下功夫,切實促進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為學校謀發展解梗阻,教育引領全校廣大黨員和全體師生員工銘記光輝歷史、賡續紅色基因,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砥礪初心使命。
強化組織領導,奏響扎實推進“協奏曲”。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全年60余項重點任務。制定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黨史學習教育任務表,組織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赴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講專題黨課,累計授課20余次。發放《黨史學習教育記錄本》,編印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讀本,定期發布《黨委(黨總支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有關工作提示》。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網站,推出“黨史微故事”“百年征程百個故事”“百年黨史天天學”“百年黨史周周談”等特色欄目,每天推送一道黨史知識問答和一個黨史小故事圖文,每周邀請一名師生黨員作線上學習分享。制定《黨史學習教育監督檢查方案》,組建4個黨史學習教育監督檢查工作組,全年分3個階段對學校30余個二級單位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和工作指導。
強化學習實效,打好教育培訓“組合拳”。黨委書記、校長帶頭在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講授黨史專題黨課,各二級黨組織、師生黨支部有計劃、分步驟開展領導干部、黨支部書記講授黨課,累計講授專題黨課1000余次。邀請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延安干部學院、井岡山干部學院等專家作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累計舉辦10余場。依托中國干部網絡學院、中國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平臺和學校網上黨校,組織全體干部參加“黨史百年”“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奮力推進學校‘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等專題網絡培訓。組織120余名學校黨務干部赴紅安開展黨建工作暨黨史學習教育培訓班,各二級單位黨組織分別組織赴嘉興南湖、貴州遵義、井岡山、瑞金、西柏坡等地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全校30余個二級單位黨組織400余個師生黨支部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中心組讀書班、專題講座、思政課教學、干部教師培訓、紅色走讀等方式組織開展理論學習。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必修內容納入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教師輪訓、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等各級各類培訓班教學安排,推動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組織廣大師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
強化形式創新,確保學習教育“有特色”。制定“美麗中國講師團”實施方案,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推進宣講活動,校長帶頭走進工地、走進鄉間,在綠水青山中講黨史,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黨的革命史、新中國發展史與學校創辦史相結合,講述“從井岡山走出的地大奠基人劉型”“親歷皖南事變 矢志不移的地大創校元勛陳子谷”等革命先輩、“紅色科學家”的愛國奮斗故事。攝制慶祝建黨百年專題宣傳片《攀登》,制作電視專題片《池際尚:大師風范》,舉辦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辦學成就展等。組織廣大師生和黨員干部開展“沉浸式”學習教育活動,走進井岡山、瑞金、遵義、西柏坡等革命大事件發生地,錄播黨史故事微黨課。把青年教師野外實習備課與參觀革命展館、紅色遺址相結合,加強青年教師思政教育、師德教育。實施“我讀黨史”項目,充分發揮學校“指南針”青年講師團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將黨史故事做青年化闡述,打造系列網絡文化產品。
強化以學促干,推動事業發展“開新局”。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解決學校發展中梗阻問題的強大動力,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見》,將其作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內化為謀發展解難題的關鍵一招,深入推動關鍵領域改革。召開深化改革與“十四五”規劃研討會,成立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化學科專業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強化治理能力建設、深化資源管理改革和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六個專項工作組。結合學校“整改落實年”年度主題,聚焦學校改革發展任務、圍繞師生熱切期盼的重點難點問題,制定學校“干實事、解難事、謀大事、創新事、長本事”工作臺賬,推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聚焦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湖北綠色崛起,啟動“碳達峰、碳中和”規劃編制,組織召開長江經濟帶“碳達峰”和“碳中和”研討交流會,與企業合作成立長江流域碳中和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在實現“雙碳”目標的技術、方法、模式、政策和制度設計等方面形成研究合力,努力為“美麗中國、宜居地球”建設貢獻力量。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