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真題解析二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1-10-22 20:22:10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1.自然失業率、
答案: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自然失業率動市場和商品市場的自發供求力量起作用時,總需求與總供給處于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
2.科斯定理
答案:科斯為解決外部性問題而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內容是:在交易費用為零(或很?。r,只要產權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許經濟當事人進行談判交易,那么無論初始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解析:該考點系大綱第7章的內容。在課堂講義《2010西方經濟學講課重點》第7章羅列出的名詞解釋中重點提及。此外,復習資料《西方經濟學講課重點》中給出了該名詞解釋的詳細答案。
3.公共定價法
答案:公共定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純公共定價,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壟斷行業(如通訊和交通等公共事業和煤、石油、原子能、鋼鐵等基本品行業)的價格;二是管制定價或價格管制,即政府規定競爭性管制行業(如金融、農業、教育和保健等行業)的價格。政府通過公共定價方法,目的不僅在于提高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這些物品和服務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
4.里昂惕夫反論
答案:里昂惕夫反論是美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針對要素稟賦論所提出的一種質疑,基于實證分析,認為美國是資本相對豐富的國家,而勞動力相對不足,根據H—O理論,美國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而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通過投入—產出分析法,他得到的結論是,美國出口更多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更多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這個結果與H—O理論恰恰相反,故稱之為里昂惕夫反論。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什么是平均可變成本、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并作圖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
答案:平均可變成本是指變動成本除以產量計算出來的每單位產量的成本。
邊際成本是指成本對產量無限小變化的變動部分。即:產量增加或減少1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
平均成本是把總成本除以產量計算出來的每單位產量的成本,它等于一定產量水平上的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的總和。
三者關系:平均成本由平均可變成本加上平均固定成本得到,所以在成本曲線圖上,平均成本曲線位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上方;邊際成本曲線經過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當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時,平均成本向下傾斜;當邊際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時,平均成本曲線向上傾斜;
解析:該題是課堂講義《西方經濟學講課重點》第3章第11題、第12題(P24)的相關內容,但圖示需要參考大綱添加。
2.試作圖說明主流經濟學派的總需求曲線是如何得到的。
答案:總需求是指經濟社會中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在沒有政府的封閉經濟中,總需求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構成??傂枨蠛瘮当欢x為總需求量與價格水平之間的對應關系,總需求函數的幾何表示即為總需求曲線。總需求量與價格總水平之間成反方向變動,也即總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解釋AD曲線的內涵)
總需求曲線可以通過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條件推導出來。假定投資函數I=I(r),儲蓄函數S=S(Y),貨幣需求為L=L1(Y)+L2(r),貨幣供給m=M/P。在名義貨幣量M既定的條件下,總需求函數可以從IS=LM下列模型中得到:
I(r)=S(Y) …………………………………………………………………………………..①
L1(Y)+L2(r)=M/P……………………………………………………………………………②
從中消去利息率,即得到總需求函數。
利用IS-LM模型推導總需求曲線,對應于不同的價格總水平,既定的名義貨幣量表示的實際貨幣量相應地不同,從而LM曲線發生變動。而IS曲線僅受實際變量變動的影響,此時不發生變動。對應于不同的LM曲線,產品和貨幣市場的均衡將決定不同的總需求量。并且,如果價格總水平提高,實際貨幣量減少,利率提高,投資減少,從而經濟中的總需求量減少。即總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圖示請參考大綱。
解析:該題是課堂講義《西方經濟學講課重點》第12章簡答題第1題(1、主流經濟學派的總需求曲線是如何得到的?)的原題再現,上述參考答案也摘自該文檔。
3.試說明評估政府支出項目時使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法”與“最低費用選擇法”的不同之處。
答案: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針對政府確定的建設目標,提出若干實現建設目標的方案,詳列各種方案的全部預期成本和全部預期效益,通過分析比較,選擇出最優的政府投資項目。最低費用選擇法則一般不用貨幣單位來計量備選的財政支出項目的社會效益,只計算每項備選項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的標準。
解析:命中,見財政學PPT第16頁 財政學精粹名詞解釋第3題)
4.試推導貿易乘數公式。
答案:貿易乘數研究了對外貿易與國民收入和就業之間的關系,描述了開放經濟體系內部出口促進經濟增長的動態過程。
從總需求角度有:Y=C+I+G+X
從總供給角度有:Y=C+S+T+M;
令T=G,變換: C+I+X=C+S+M I+X=S+M
設dI為投資增量,dX為出口增量,dS為儲蓄增量,dM為進口增量,則有 dI+dX=dS+dM
變形后 dI+dX=(dS/dY+dM/dY)dY
整理 dY=(dI+dX)×[1/(dS/dY+dM/dY)]
若令 dS=dI=0
則有 dY/dX=l/(dM/dY),即為貿易乘數。
解析:命中,見(國際經濟學精粹簡答題第11題)
上一篇: 2010年同等學力申碩工商綜合真題
下一篇: 201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真題解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