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學院的憂患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3-08-29 15:07:19
在2012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行的第五屆“管理學在中國”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策劃研究院院長余明陽便曾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國際化是否等于美國化或歐美化,是否必須用美國人的語言、用美國人的研究方法,研究美國人感興趣的問題,在美國人認可的雜志上發表成果?”
國內商學院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后,從最基礎的設施設備到教學能力再到社會文化傳承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面臨新形勢、新環境,國際化的道路怎么走、目標如何整合、關系如何平衡、如何對中國市場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這些都將是商學院所要面臨的困惑。
在余明陽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商學院依舊缺乏文化的自信和足夠的話語權,雖然在綜合國力的背景之下商學院逐步與國際接軌,但歐美等地的西方文化仍然是當今的文化主流。東方體系盡管在商學院得到了研究,但是很難和西方管理構成足夠的抗衡。雖然中國各大著名商學院在歐美管理學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字激增,但產生巨大社會影響力和具有核心原創性的論文卻是鳳毛麟角;在國際上真正有影響力的中國管理學家尚為數不多,由中國管理學家提出的原創性理論和重大學術貢獻更是少之又少,其發表的論文作者第一單位依然是其國外的名校。我們努力在走國際化道路,但國際對中國管理學界的認同度并沒有顯著提高。
發展方向走大路化,發展戰略規劃幾乎千篇一律,是中國的頂尖商學院目前的另一問題。“只有關注商學院的個性化,構成自己的獨特性才能形成不可替代性。”余明陽認為,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多借鑒美國商學院對于自身特色建設的經驗。自身的個性、特色使得美國商學院群星璀璨,形成商學院良好的社會生態,“中國的商學院有必要在個性化道路上有所思考和探索。”
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下一篇: 在職研究生考試:如何理解終生保留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