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研修班舉辦的理念體系分析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5-04-10 17:02:51
研修班在的理念包括認知與社會文化兩個維度。根據認知理論,研修班的學習內容要涵蓋觀念、知識與技能,個人的學習機制有反思( reflection) 與重構( reconstruction) 兩種。根據社會文化理論,研修班的學習方式要包括合作、互動和體驗。無論是教師團隊,還是學員團隊,還是教師團隊與學員團隊形成的整個大團隊之中,都會貫徹合作、互動、體驗的理念。由此可見,本研修班將認知理論與社會文化理論融為了一體。
認知視角的學習強調學習者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個體的反思、信息的深度加工,側重個人大腦中理念、知識、技能的融合及其遷移( Fenwick,2000 ) 。正如皮亞杰( Piaget,1966) 所說,人的學習可以分為同化與順應兩種構建形式。同化指將新學習的內容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順應指將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調整,以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新挑戰。
與認知視角不同,社會文化視角的學習更注重群體的互動與分享。社會文化理論認為學習發生在個體參與的具體情境中,發生在個體與群體的互動中,而不在個體的大腦內部。知識不是能夠獨立于情境的東西,而是融入在個體參與具體情境活動的一部分,因此個體的學習不能離開群體,不能缺少個體的參與( Lave & Wenger, 1991) 。
上述兩種學習觀各執一詞,認知學習觀認為個體的反思性是學習成功的關鍵,而社會文化觀主張互動、分享、體驗是有效學習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認為這兩種學習觀其實并不矛盾。本研修班的理論構想分別吸收了二者的合理成分,將其巧妙結合。
就研修班的內容而言,我們遵循認知理論,盡量覆蓋觀念、知識與技能三個層次。從觀念入手,然后才是知識與技能。觀念的改變和知識技能的應用離不開學員的自我反思、自我檢查、自我更正。在研修活動過程中,我們設計了將知識轉換成技能的實踐活動,讓學員發展教學與研究能力。就教學方式而言,我們倡導社會文化理論的合作、互動、體驗的理念,并將其體現在研修班的各項活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