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熱點點評“令人依舊疑惑的‘2011計劃’”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3-04-18 09:31:16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最新公布了首批14家通過“2011計劃”認定的高校,名單已公布,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有人認為“2011計劃”是通過行政手段一首推動,而不是正真得考學校自身的學術、科研發展來取得進步,由此容易產生功利化行為。
“2011計劃”最初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發表講話時提出,目的在于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項目引導,鼓勵高校同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
計劃從最初的提出到之后的逐步執行及目前即將在各大高校的展開,都體現了國家政策的導向作用,積極推動我國高新領域研究的發展,及人才的培養。每項事業的展開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可能陷入困境,但是計劃仍然要建立,仍然要從至高領域推動實施。
“2011計劃”正是站在高瞻遠矚的層面上展開設想,同時也是繼我國的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個體現國家意志的戰略性計劃,它的開展必將繼續激勵高校師生的創新意識,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高校的科研項目的發展。“2011計劃”由國家教育部及財政部共同執行,在首批14家協同中心認定結果公布之后,將繼續對全國各所高校進行評審,擇優遴選出符合“國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決重大問題能力、具備良好機制體制改革基礎的協同創新體,認定為“2011協同創新中心”,對于這些學校國家,將從財政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其重點項目的發展。
對于高校內部出現的個別教授人員的功利行為,腐敗行為,我們可以認為是其個人行為,學校應事先制定良好的防御制度,抵制這種現象發生。從更為積極的方面認識、推進“2011計劃”的有效實施。大家的各種懷疑態度值得肯定,事實上,對于“2011計劃”多角度的認識,更有助于它的公正化發展。以上是由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歡迎大家隨時登陸查看。
上一篇: 令人依舊疑惑的“2011計劃”
下一篇: 同等學力申碩考試成功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