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受到的啟示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5-07-27 15:29:28
摘要: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從職業教育轉變到了生涯教育,目前已經形成了有意識的、全面系統的終身教育理念,體現了人本主義理念,關注中學生的自我價值。美國從中學生職業生涯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兩個方面進行課程開發設計,通過課堂知識傳授、課外實踐培訓實施課程,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和研究方法來評價課程實施效果。我國應借鑒、學習美國的成功經驗,通過強化立法保障和資金投入、通過積極宣傳爭取各方支持、加強師資和課程建設、建立職業測評系統和職業發展檔案等途徑,加強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關鍵詞:職業生涯教育;中學生;美國
20世紀70年代,隨著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勞動者技能與職業不匹配的現象,為此,社會各界急切要求學校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學校應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興趣愛好來幫助學生規劃其未來職業,并使其有意識、負責任地計劃其職業生涯”[1]。美國是第一個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國家,“職業輔導之父”富蘭克?帕森斯首先使用了“就業指導”的概念。之后,西德尼?馬蘭博士提出生計教育的概念。美國很重視通過立法來支持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20世紀70年代出臺了《生計教育法案》,1989年美國制定了《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指導方針》,1994年頒布了《從學校到工作機會法》,2006年頒布了《生涯和技術教育法》……這些法律法規規范了職業生涯教育標準且把其范圍從學校延伸到工作中[2]。受美國影響,歐洲一些國家以及新西蘭等國隨后也開始推行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并取得了不少成績。現在許多其他國家也都引入、實施了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總結,提出美國的經驗對我國開展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幾點啟示。
一、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形成與演變
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發展比較成熟完善,綜觀職業生涯教育發展的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實現從職業教育到生涯教育的轉變
職業生涯教育就是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與興趣愛好主動地規劃其未來職業生涯,以便于未來更有意識地學習和生活。20世紀90年代,美國頻繁出現學生輟學現象,而且學生就業率偏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美國教育部等部門發起了全國范圍內的職業教育改革運動――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項目(簡稱STW),并于1994年頒布了《從學校到工作機會法》。STW整體上確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指導體系,它不僅增加了學校的生涯教育教學課程和實踐活動,還讓學生更加了解職業領域。同時,STW把職業生涯教育貫穿到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發展全面教育。但是到21世紀初,STW在學校實施中出現許多問題,受到嚴峻的挑戰。隨后,School to Career Transition(簡稱STC)出現并且取代了以前的STW。STC的核心內容包括終身和全民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課程重新設置等四方面[3],這意味著職業生涯教育開始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和終身學習。
(二)形成有意識的、全面系統的終身教育理念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隨著生涯教育的快速開展,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得到政府、學校以及社會等各方力量的支持。20世紀末,隨著“終身教育”理論和“回歸教育”理論的興起,終身職業教育被提上了日程。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目標也從追求就業發展為實現中學生一生的價值,充分體現了中學生終身職業生涯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指導職業生涯教育。
(三)體現人本主義理念,關注中學生的自我價值
21世紀初,美國開展的職業生涯教育最終是為學生服務的。它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充分體現了人本主義理念。學校和一些社區、企業合作,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到學校給學生講解職業知識和職業規劃策略;同時也會開展職業實踐活動,如安排學生進企業參加職業工作實踐,體驗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了解那些職業的一些基本信息。父母周末會帶孩子去體驗他們的工作,讓孩子親自感受父母是怎樣工作的,以加深孩子對職業的了解。在學校、企業、社區等各方共同努力下,美國中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取得了進步,也積極地幫助了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操作
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理念對實踐的指導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下將從課程體系設計、課程實施途徑和課程效果評價這三個方面來探討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操作。
(一)課程體系設計:從中學生職業生涯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兩個方面進行課程開發設計
美國職業生涯教育指導系統比較完善,目標也比較明確。
一方面,開設生涯教育課程,具體包括:(1)職業教育課程。由專業教師傳授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知識。(2)職業生涯相關學科課程。學校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合職業生涯相關課程的知識,以促進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3)特殊職業生涯指導課程。針對有些學生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美國中學也會相應對他們進行指導,開設相關職業指導課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特殊技能[4]。美國現在許多初高中已把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結合起來,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教育規劃能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5]。
另一方面,發展職業實踐技能。學校開設真實的實踐體驗課程,讓學生體驗各種職業的工作過程,讓學生更加了解職業領域。職業日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職業規劃的內涵,并有意識地進行職業規劃。
(二)課程實施途徑:由課堂知識傳授和課外實踐培訓組成
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活動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得以實施:
第一,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以授課的形式向中學生傳授相關的職業知識。課堂教學的形式是比較靈活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經驗交流會以及網絡課程等方式來習得相關知識和經驗。
第二,參加職業體驗,開展職業實踐活動。父母周日帶孩子去體驗他們的工作內容,讓孩子切身感受職業生涯教育的意義。美國試著開展一項職業生涯教育的活動即“真實游戲”,從小學到初、高中各年級將有趣的、真實的成人職業活動開發為活動項目,讓中學生參與其中,以幫助他們明確未來職業目標[6]。
第三,通過教育立法、資金投入和專業人員指導與交流來保障職業課程活動的開展。國家財政撥款的支持,校企和校社的合作,再加上專業教師的配備,使得中學真正成為學習職業生涯課程的場所[7]。
(三)課程評價: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和研究方法來評價課程實施效果
理論上,實施效果評價的方法應該有很多,如描述研究、實驗設計、個案研究等,但到目前為止,關于實施效果還沒有公認有效的評價方法,更沒有統一的評價指標。現在人們可以從理論上推出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對中學生的人生和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有著積極作用,但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因果關系成立,也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其對中學生的人生有著消極影響[8]。
美國中學可以通過一些實驗測試系統來綜合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ERP沙盤課程中,沙盤系統軟件會自動記錄學生所模擬的企業經營情況,并運用分析法等專業的公式分析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經驗與不足。為了更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自2003年起,ERP沙盤課程采取“校企合作”的培訓模式來實施[9]。
三、我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
20世紀初,我國許多教育家就已經萌生了職業生涯教育的思想,如陶行知提倡教學做合一,黃炎培提倡終生職業指導理念等。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不斷探索并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導致勞動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也日益嚴峻,我國政府以及教育學界開始關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隨著職業生涯教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漸認識到應把職業生涯教育端口前移到中學。為此,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的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但總體看來,我國的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對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不全面
首先,我國的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開展得比較晚,大家對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認識不足,有的人認為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僅僅是學校的責任,有些人意識不到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對中學生以后人生的重大影響。實際上,開展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如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等。家庭在學生幼兒期和童年期的職業教育中尤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如果在前期做了充足的準備,后期中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進行得會更順利。
(二)沒有形成完整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從小學到大學的系統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尤其是中學階段,由于升學壓力的增大,職業生涯教育更是匱乏,很少有中學開設相關課程。2012年開展的一項高中生職業指導的調查研究顯示,當被問及“對于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學校是否集中畢業生進行集體的指導或個體的咨詢?”時,我國有33.1%高中生選擇“是”,而美國有68.8%高中生選擇“是”。由此可見,我國高中生的職業指導普及水平遠低于美國,這表明我國的中學生職業指導教育系統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與完善[10]。
(三)沒有建立一支專業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
我國從事專業職業生涯教育的人員不足,且專業素養也有待提高。據統計,我國從1999年開始實施職業指導教師資格制度以來,大約有3萬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其中只有不足3000人獲得高級職業指導教師資格[11]。還有一些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并沒有從事職業生涯教育指導的工作,這樣,具有資格的指導師就不能滿足學校的需求。再加上當下中國的中學還承受著沉重的應試教育壓力,教師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上,導致中學職業指導力量更加薄弱。
四、美國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啟示
美國的職業生涯教育發展逐漸完善,進而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職業生涯體系,從小學生階段就開始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相比之下,我國的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并未引起國家和學校等的重視,缺乏完整的職業生涯指導系統。我國應借鑒、學習美國的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國的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一)加強立法保障,加大資金投入
我國的教育立法較為粗疏,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法律法規尤其匱乏,加強法律保障很有必要。而美國對職業生涯教育立法比較重視,從《生計教育法案》《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指導方針》,到《從學校到工作機會法》《生涯和技術教育法》,形成了比較系統的職業生涯教育法律法規體系,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國借鑒。
美國政府為了能讓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得到持續良性的發展,專門設置了職業生涯教育專款。1971年,美國聯邦教育總署撥款900萬美元來支持各州進行生計教育實驗,1974年又增加至6100萬美元,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增加了5200萬美元,可見美國政府對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視程度。1994年的《從學校到工作機會法》的實施也有多渠道的資金來源支持。據一份調查顯示,截止到2001年1月,在所有已建立的“從學校到工作”計劃項目中,73%的項目收到了除教育和勞工組織之外的資金和捐贈,61%的項目收到了來自社會各團體的資金支持[12]。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礎上,應該積極地從社會中籌集資金用于職業生涯教育,使得國家、學校和社會各界等力量都來支持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發展。
(二)積極進行宣傳,爭取各方支持
我國的職業生涯教育開展得比較晚,職業生涯教育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課題。同時,我國的職業生涯教育也大多在高校和高職院校開展,中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推進緩慢。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的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因此,要通過宣傳,讓社會、學校、家長等認識到,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不僅指導學生個體現在的職業規劃,更是一種未來的職業教育,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發展。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努力爭取各方力量對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供中學生職業實踐活動的機會,幫助中學生進行職業成長規劃。
(三)加強教師培養,開發相關課程
我國目前的職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跟美國比起來還相當落后,學校應該專門開設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向學生傳授一些基本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為此,學校應請一些專業的職業指導師給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以提高教師的職業指導能力。此外,學校應系統規劃、開發和實施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提供機會讓學生參加社會職場實踐,以增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要從多個方面來評價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通過情景對換、職業模擬等來檢驗學生職業規劃的觀念、知識和能力。
(四)開展職業測評,建立發展檔案
從學生入學開始,學校就該關注學生的成長,為學生解決職業困惑,有針對性地提供職業發展指導。應鼓勵學校建立職業生涯測評系統,通過職業生涯測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征,避免職業生涯教育出現功利化、經驗化傾向[13]。功利化傾向是指職業生涯教育只是針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而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經驗化傾向是指有價值的生涯教育理論與規劃在不同的情況中被反復使用,而忽視現實適用問題。根據測評結果及收集到的學生個性化信息,指導學生制訂職業規劃書。學校要建立中學生職業發展檔案,收錄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材料、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學習情況、職業實踐活動過程等相關材料,為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Herbt A.Toops.Trade Tests in Education[M].New York: AMS Press INC,1921:76.
[2]顧紅.美國職業生涯教育熱點解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7(2A).
[3]項亞光.當前美國初中職業生涯教育及其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10).
[4]沈彥.美國學校的職業日[J].教師博覽,2006(8).
[5]Wendy Schwartz. Prepar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 for a Career[EB/OL].http://www.kidsource.com/kidsource/content4/middle.school.career.html.
[6]A. Athanasou, R, Van Esbroeck (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areer Guidance [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Vm 2008:249,255,254.
[7]王韶清,唐湘桃,李先武.中國與美國職業生涯教育之比較[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2(4).
[8]鄧宏寶.國外職業生涯教育效果評價研究之啟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1).
[9]董雪,張前.基于ERP沙盤模擬的會計實驗教學探討[J].山東紡織經濟,2010(1).
[10]孫宏艷.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韓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3(08).
[11]黃志敏.中美職業生涯教育比較研究及其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1(36).
[12]高慶濤.美國青少年職業生涯教育及對我國的啟示[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3).
[13]朱凌云.生涯發展需求與生涯教育[J].學術空間,2011(4).
上一篇: 企業管理中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風險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