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國外智力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下)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2-09-12 10:57:15
等稱號,他們在中國的高校從事語言文字教學和專業課講學、講座、科研合作、咨詢、座談以及參與實驗室建設和人才培養等。以北大和清華最具代表性,國際交流活動十分活躍,已經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引進國外智力格局,成為我國高校中國際聯系最為廣泛的學校。
身居海外的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陳省聲、姚期智等為代表的海外華人專家,為發展科技、教育事業貢獻才智,有力地推動了人才培養和科教事業的振興。
合作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科研部門引智工作的一大亮點。我國一大批科研院所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許多科研機構不僅派出人員到國際著名的研究實驗室工作,同時還邀請一批國際上高層次的專家學者來華共同開展科研工作。
文化衛生體育工作通過引進國外智力,事業迅猛發展。通過聘請高層次專家,促進了新聞出版、對外宣傳和文化體育衛生事業的發展。新聞機構的外國專家對提高報道質量,增強報道力度,培養新聞人才,促進對外宣傳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醫療衛生專業的引智更加引人矚目,僅北京醫科大學改革開放以來邀請的來校進行學術交流、講學、合作研究的外國專家、教授、學者達12000人次,引智使教學和科研在廣度和深度上取得了進展,開始縮短了與國際水平的差距。體育事業經過聘請外國專家教練使跆拳道、足球等一些運動項目的競技水平迅即得以提高。
改革開放為中國學習吸收人類創造的一些文明成果,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社會各項事業通過引進國外智力,學習、借鑒先進文明有益的東西,使我國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程度進一步得到提高。
引智工作促進市場經濟的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是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一個重大轉折,也是我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各項改革和事業發展提供服務。在這一進程中,培訓工作成為先行者。每一項改革措施出臺前,引智部門適時組織管理、技術人員赴國外學習培訓,這些培訓為我國建立稅收制度,投資、計劃、外貿、銀行、保險、城市規劃、災害與疾病預防、企業管理等現代制度發揮了積極作用。培訓所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已經在各項改革事業中得到充分體現。以我國早期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的珠海市為例,1992年以來先后組織了270人赴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地接受培訓,通過學習國際通用的企業管理、商貿、證券、金融、財會等管理知識,迅速提高了珠海市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加快了特區的開放步伐。
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大批中國零售業的管理經營人員走出國門,赴國外培訓、考察、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市場運作的管理經驗、方法與運行規則,將國外零售業先進的管理經營理念,業態模式帶回中國。家樂福、沃爾瑪的進入,也將先進的經驗引入中國。超市、便利店、大賣場、購物廣場等各種業態紛紛亮相中國,中國零售業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我國各類商品市場建設快速發展,全國各地大中小型各類商品超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好處,老百姓如愿以償,可在商品超市選擇和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引智成果,他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更加深入、全面地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圍繞入世所面臨的新情況,引智工作積極支持國家有關部委局、省市區、司法審判部門,針對技術貿易壁壘、傾銷與反傾銷、補貼與反補貼和爭端解決機制等關鍵問題,通過聘請專家與出國培訓結合、國內培訓與國外培訓結合的方式,學習借鑒其他WTO成員應對入世的經驗,制定和修改有關法律法規,保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上一篇: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臨床醫學教育工作
下一篇: 引進國外智力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