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4-01-26 17:43:06
本人博士畢業的時候35歲了,工作特別好找,完全沒有體驗到所謂35歲職場危機。目前博士后已出站,博后期間第一個工作站干的不開心,退了,換了另一個。換工作站期間應聘過一家跨國公司,澳洲的項目,開的年薪是我以前收入的七八倍。后來辭了,又有教授推薦聯合國的項目,招聘條件我全部符合,最重要的第一條就是需要中國政府工作三年以上的經驗,不要應屆畢業生。我感覺三十歲選擇讀博這條路太正確了。
不要聽太多那些勸退的話,事實是讀博性價比挺高的。我和我老公身邊熟悉或者知道的博士,畢業后沒一個混的特別差的。有幾個原生家庭條件不好的,畢業即實現階層跨越。
博士期間的學習還是幫助很大,搞研究都是通的,博士后期間我換了研究方向,工科轉文科,自己搗鼓,再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又讓我發現了一條致富道路。博后工作站平臺很好,出站后是可以留下的,想想如果當時保守點留在單位發展走走關系,頂多也就是混個科級。不少同事也咨詢過我,持觀望態度,最后都不了了之,一官半職最后也沒希望。
我是工作后讀博,早就想清楚了不跟年輕學生拼文章,再去拼什么基金評各種“青”。那么多路可以走,跟這些一直讀書的人擠什么。我就圍繞我領域的事業去干我認為有意義的事,這個事需要結合我的專業知識、個人能力、工作背景、社會關系人脈等等去實現。之前參加飯局,六個人,六個博士,有教授(院長)、局長、公司CEO、國企副總,都是名校畢業的,都很厲害。不少人都覺得博士畢業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還特別難走。因人而異吧,有的人走什么路都覺得難。
總之,讀博在現階段來看性價比還是高,前提是選好研究方向;讀博前對于未來的目標計劃要清晰,可以逐年調整;思維不要受限,畢竟是工作過與社會親密接觸過的群體,不要拿24歲研究生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導師啥樣要求不管,自己腦子要清楚該干什么需要干什么;選導師、選學校慎重,盡最大努力選最好的,不然可能會浪費時間。
上一篇: 在職讀金融學博士的真實體驗
下一篇: 暫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