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志們:大家好!
中國地質大學在職研究生報道在校慶60周年慶典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迎來了第28個教師節。首先,我代表學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的全體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60年前,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名家大師匯聚地大,矢志創新,傾心育人,為國家地質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60年來,一代代地大人愛國奉獻、甘為人梯,勇攀科學高峰,共同孕育了“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在各項事業上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飲水思源,收獲懷耕。重溫60年的建設歷程,我們深知,正是因為有了一代代地大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才成就了學校今天的輝煌。在這里,我代表學校,向為學校建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離退休教職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謝!
今年,學校給予每位教職工最好的教師節禮物,就是受社會尊重程度的提升。一年來,我們新增中科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各1人,在隊伍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召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學科建設研討會,成功申報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新成績;啟動“地球科學菁英班”,穩步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新進展;與地方政府簽訂“資源環境科技創新基地暨新校區”土地購置協議,籌建“緊缺戰略礦產資源協同創新中心”,在體制機制改革上開展了一系列新探索。成功登頂珠峰,取得大營鈾礦會戰的階段性大捷,社會影響力穩步攀升。所有這些,都是學校歷經多年發展、厚積薄發的結果。在這些成績背后,有著我們對《教育規劃綱要》的貫徹執行,有著我們對國土資源行業發展的深刻思考,有著我們對學校發展戰略的探索革新,更有著老師們自身職責與使命的持續升華。
短短6個月內,中央電視臺兩次播報了地大,權威報刊競相報道了地大,知名網站熱評了地大,更多優秀考生報考了地大。3月下旬,溫家寶總理為我校題寫校名;5月19日,他又回到母校視察并與師生交流,深刻論述了地質科學的重要性,指明了地質科學的發展方向,表達了一位優秀畢業生的赤子情懷。8月20日,劉延東國務委員來校視察,高度肯定了我校60年來科研、教學和找礦突破取得的成績,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提前為我校教師送來教師節的節日祝福,對學校在新甲子的發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今天,高等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提高學術創新能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成為我們必須回應的重大命題。要培養能夠參與甚至引領國際地學前沿研究的拔尖人才,我們必須系統總結國內外地學人才成長規律,開拓師生的國際視野,大力引進和培養國際一流水平的教師,加快建設一批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切實加大國際聯培、學生互換力度;而要培養能解決地質行業共性、關鍵科技難題的高層次人才,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社會需求的變化和學科專業發展的趨勢,大力探索“寓教于研”的人才培養模式,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勤奮創新,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使更多學生早日投身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并取得無愧于時代的驕人業績。
今天,地大人已經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光榮使命。“2011計劃”是學校把握人才、學科、科研 “三位一體”創新能力提升的重大機遇,也是學校推動地礦行業轉型升級,以學科、人才、科技優勢服務國家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當前,學校正在努力構建有利于校校協同、校所協同、校企協同、校地協同以及國際間深度合作的體制機制,期望通過匯聚優質學術資源,引導更多的老師和同學圍繞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具有原創性和影響力的研究,為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提供制度安排。我們熱切期盼著:有更多老師積極參與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為學校各項事業貢獻新的智慧與力量!
老師們、同志們: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學校也即將召開第十一次黨代會。讓我們團結一心,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作風,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銳意創新、扎實工作,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跨越式發展,為早日實現辦學目標而努力奮斗!
最后,祝老師們、同志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謝謝大家!
文章轉載于:中國地質大學新聞網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談談中國地質大學在職研究生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