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是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創建于1928年,擁有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教研平臺和跨學科團隊,政-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決策咨詢等領域貢獻突出、享有盛譽,教育部學科評估全國頂尖、專業碩士學位評估A+。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和專業化醫療管理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協同復旦大學醫院管理處、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國人保健康管理研究院、中山華山等13家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開設醫療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項目,旨在培養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優秀管理才能、開闊國際視野的未來醫院領導者,助力中國醫院管理現代化。
一、項目介紹
復旦大學醫療管理專業碩士學位(MHA,Master of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是長三角地區醫療管理領域首個專業碩士項目,國內僅清華大學開設,面向在職人員招生,招收非全日制碩士生。完成全部培養環節,修滿規定學分,成績合格,并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合格者,授予復旦大學研究生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健康中國戰略”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醫院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迫切需要專業化的醫療管理復合型人才。專業化醫療管理人才不僅是國家具體方針政策的執行者,更是領導實施創新改革和應對變革挑戰的組織領袖。他們的專業化能力建設需要涵蓋醫學、管理、法律、經濟、財務、運營、信息化、發展戰略等多學科領域,且非常注重理論基礎的全面性與管理應用的實效性。復旦大學醫療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項目正是以醫療管理人才需求為導向,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強調在校教育與醫院管理實踐教育的緊密相連。
二、培養目標
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優秀管理才能、開闊國際視野的未來醫院領導者:
(1)具有扎實的醫療管理專業理論基礎、全球視野與深入敏銳的行業洞察;掌握交叉領域知識,能夠整合并應用醫療管理領域相關多學科知識,致力于解決中國醫院和醫療事業發展的實際問題;
(2)擁有優秀的醫療管理職業素養,掌握醫療管理的研究方法及技能,具備解決復雜醫療管理實踐問題、進行醫療管理方法創新以及規劃、組織和評價醫療服務實踐的能力;
(3)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前瞻性研發解決醫療管理問題的政策和策略;具備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
(4)具備宏觀管理思路,能把醫院內醫療服務管理策略提升為醫療服務管理政策,通過交流和建立共識來影響促進醫療服務的政策和實踐決策。
醫療管理專業碩士適合在以下行業工作:醫院、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衛健、醫保、藥監)、商業醫療保險公司、醫藥企業、醫藥相關證券基金機構等。
三、專業學位領域(方向)
1.醫院運營管理(牽頭人: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原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協同中山醫院等國家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的管理者,圍繞醫療安全與質量管理、醫院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后勤管理、績效管理、醫院文化建設等模塊,培養醫院運營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
2.醫療經濟與醫療保險(牽頭人:毛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長江學者,杰青),圍繞醫療服務成本核算方法、價格核定方法、支付補償方法、保險結算方法等模塊,培養醫療經濟管理與醫療保險方面的管理專才。
3.臨床學科與醫療技術管理(牽頭人:高解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圍繞醫院的臨床學科管理、科研管理等相關模塊,培養臨床學科管理、醫療科研管理專業人才。
4.醫療大數據與智能管理(牽頭人:羅力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 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教授,博導),圍繞醫療數據信息收集、整理、儲存、調用、運用方法和技術,培養醫療大數據治理人才和醫院智能管理人才。
四、項目特色與優勢
1. 雙導師制:復旦大學附屬三甲醫院資深管理者任行業導師,復旦大學資深醫療管理相關領域教授任專業導師。
2. 貼近實踐的教學課程設計:
課程設置體系:包括醫療管理理論方法模塊、管理類研究方法模塊、專業拓展模塊、社會科學模塊、前沿科學模塊等。
主要課程內容:《現代醫院管理理論與研究》、《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績效管理》、《醫院后勤管理》、《醫療保險管理》、《醫院信息管理》、《醫院管理工具》、《衛生技術評估理論與方法》、《衛生體系研究》、《衛生政策分析》等。
3. 精良的學術實踐活動設計:
團體參觀研學:通過團隊學習、集體協作,增進同窗情感,促進行業信息流動,培育未來協作網絡;
優秀管理實踐訪學:遴選優秀醫院管理實踐案例,通過互動式參訪深度交流學習;
實踐指導師資:來自頂尖醫院一線管理崗位的資深管理者任行業導師;案例醫院領導者任案例導學助教,引導優秀醫院管理實踐經驗的學習;
國際交流:提供國際知名大學及附屬醫院的訪學機會。
4. 國內頂尖醫院為教學實踐基地:13所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為核心教學實踐基地,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山醫院、腫瘤醫院、五官科醫院、兒科醫院、婦產科醫院等,并逐步拓展覆蓋長三角地區三甲頭部醫院。實踐基地將提供參訪、研學、案例現場講評等活動。
5. 畢業論文:選題方向聚焦醫院微觀管理實踐問題,對改進醫療服務、醫院管理、醫療衛生政策有實際意義。論文帶教采取行業導師+專業導師制。
6. 優質的醫管人脈圈:與優秀的醫管同仁同窗,拓展人脈網絡。豐富課外活動與社交機會,與行業精英與專家學者互動交流。校友會提供廣闊平臺,共享資源,助力發展。
五、招生人數
2025年擬招收20人。根據考生初試成績、復試成績,擇優錄取。
六、報名方法
1、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報名確認兩個階段。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
2、報名時間: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信息為網報有效信息。(以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網公示有關信息為準。臨近截止時間,系統操作可能存在異常情況,建議盡早完成報名和確認)。
3、凡未按照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者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4、網上報名期間,考生可按照網報要求自行修改網報信息。請考生特別注意學歷(學籍)信息網上校驗需要時間,做好合理安排,以免耽誤網上報名及確認時間。
6、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 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報到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 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通過8門相關專業本科課程考試(需提供有效成績單)并經報考院系審核后,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報到前須取消原培養單位的學籍。
7、報名
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
1.網上報名
(1)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 //yz.chsi.com.cn)。
(2)報名時間: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 天9:00-22:00)。 網上預報名時間: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信息為網報有效信息。
(3)注意事項:
①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并選擇報考點。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初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②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初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及要求。
③在網上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④網報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公布的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復試階段審查報考資格時提交學歷電子注冊備案表或學歷認證報告,具體要求見下文“網上確認”第(3)項規定。
⑤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我校,須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 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 非應屆本科畢業生(單獨考試除外)報考我校,須選擇工作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非應屆生如選擇復旦大學報考點(代碼3102):本市戶籍考生須具有本人上海市戶口簿或有效期內的上海市戶籍證明;非本市戶籍考生須提供本人2024年連續6個月的上海市社保已繳費記錄(如有調整,以最新通知為準)。
⑥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確認的信息為準。
⑦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2.網上確認
(1)除復旦大學報考點(代碼3102)以外,選擇其他報考點進行網上報名的考生須憑本人有關補充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具體時間以報考點公布為準)到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進行網上確認,辦理采集本人圖像等手續。
(2)選擇復旦大學報考點(代碼3102)進行網上報名的考生,網上確認的具體時間和提示事項,請關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網的相關通知。 上述確認方式及時間安排依國家政策變化進行調整,如有調整將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網上及時發布信息。
(3)我校在復試階段對所有考生的報考資格進行審查。
考生屆時應帶好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
①有效居民身份證.
②應屆生攜帶學生證。
③往屆生攜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學歷認證報告。 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須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歷查詢”欄目申請和下載打印。若無法在線申請和打印,須按照該網“學歷認證”欄目公布的認證代理機構和認證申請辦法進行書面認證,并于復試時提交認證報告。于境外獲得學歷、學位證書的考生,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④同等學力考生另須攜帶“報考條件”中規定的本科課程成績單。
⑤在校研究生須提供培養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
⑥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須出示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⑦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登記表》。
七、考試安排
1、初試
時間: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體考試時間以準考證為準。
準考證打印: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具體時間以教育部通知為準),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地點:復旦大學報考點或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
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55衛生管理綜合,包括衛生統計學部分和社會醫學綜合部分(含社會醫學、衛生經濟學、醫院管理學、衛生事業管理學)
2、復試
考生復試時間暫定2025年3月中下旬,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八、學制及培養方法
學制:2年。
授課形式:周末上課(具體以實際安排情況為準)。
培養方式:非全日制碩士生。
九、學費
學費:15萬元/兩年,具體以復旦大學財務處、研究生院公示信息為準。
十、學位授予
按照《復旦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復旦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等規章制度要求,完成全部培養環節,修滿規定學分,成績合格,并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合格者,授予復旦大學研究生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具體內容,詳見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網站有關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