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成立于2000年,2006年獲批“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二級學科碩士授權,同年被列為校重點學科,2008年獲批遼寧省教育廳重點培育學科,連續三次獲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立項。2011年獲批“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涵蓋5個二級學科,突防技術與防御系統1個自主設置目錄外二級學科,及“控制工程”領域1個工程碩士學位點。其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為國防特色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
學院擁有“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及“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三個本科專業,其中自動化為我校首批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兩個專業之一;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是被列入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是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三個專業在2019年皆獲批遼寧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已建設完成電機與運動控制、現代控制、飛行器控制、可編程邏輯控制和大學生創新等本科實驗室總面積約2千平米。與沈飛、黎明、601所、航天新光等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擁有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3個,省級跨專業實踐平臺1個,國家級工程訓練中心1個。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6人,專任教師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學位41人,碩士學位4人,擁有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帶頭人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3人、千人層次2人、省高校優秀人才5人,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具有海外學習經歷者11人。
學院擁有“遼寧省飛行器測試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先進飛行控制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以“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學科為依托,以現代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和飛行仿真問題的研究和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主要特色,在通用飛機器半實物仿真技術、飛行器自動化測試技術、飛行器健康管理與故障診斷技術、飛行器導航/控制技術、無人機自主與協同智能決策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近5年,學院科研項目累計進款3000余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航空科學基金、省級科研等縱向項目65項,經費總額1000余萬元,縱向項目經費占比33%。承擔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等單位橫向項目47項,經費總額2000余萬元,橫向項目經費占比67%。通過開展科學研究,解決了大量技術難題,研制了LE500通用飛機飛行/機務訓練系統、銳翔輕型電動飛機模擬器、測繪無人機半實物仿真系統等航空裝備,對遼寧省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015-2017年授予學術碩士92人,專業碩士55人,學士學位210人。現有在校生約900人,學生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項52人次,在校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的比例已達70%。畢業生因工程實踐能力強深受企業歡迎,近年來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