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認真學習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構建完善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工作體系,不斷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抓機制建設,強化課程思政組織領導。健全領導機制,成立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協調推進,指導院系分類實施。制定《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行動方案》,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優化實施機制,以實施“熔爐工程”為引領,積極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將課程思政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激發培育學生矢志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促進價值塑造與能力提升相融通。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教學質量監控,開發課程思政建設對照表單,將課程思政建設內容和要求融入到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大綱編寫、教案課件制作、教材編寫選用中;構建“課程——院系——學校”三級評價標準體系,重點考察思政元素在課程中的滲透度、與知識的融合度,把學生參與度、獲得感作為檢驗課程思政實效的重要標準;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內容、成效等情況納入院系人才培養績效考核、年度考核指標體系。開展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征集,建設“課程思政實踐案例庫”,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納入本科教育教學榮譽體系。
抓內涵建設,強化課程思政資源挖掘。突出內容開發,注重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融合。深入推進“十百千優質課程建設計劃”,開發、改進和提升課程所蘊含的育人資源,實現各類新型教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全覆蓋。實施“學科品牌課程建設計劃”,匯聚學科優勢力量,打造“談天、說地、看人、看社會、看自然、看生命”等系列課程。開展“悅讀經典計劃”,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積淀文化底蘊、提高人文素養、涵育文化人格,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動“科學之光育人計劃”,構建與科學名家“對話式”教育場景,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精神與求真品格,已有7位院士、29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主講相關課程。強化五育并舉,出臺《關于深化新時代體育教育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入推進新時代美育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入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工作的意見》等,匯聚育人要素、盤活育人資源,推動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打通課內課外,開展“沿著馬克思的足跡繼續前進”等國際化考察與科研項目,推動學生在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活動中拓展視野、開闊思維、錘煉意志,教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砥礪才干、增長本領。
抓隊伍建設,強化課程思政意識能力。完善教師教學培訓體系,搭建學習平臺,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專題培訓。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搭建交流平臺,組織“課程思政進院系活動”,開展課程思政觀摩和教學演示,邀請校內外名師共同研討,幫助一線教師全面準確理解課程思政內涵和要求,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專項研究,搭建研究平臺,圍繞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難點、前瞻性問題,結合學生需求與認知特征等進行重點突破。推動專業課與思政課教師協作發展,開展集體教研備課,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成立本科生院,將多部門分散式的管理隊伍轉變為高效率綜合式的育人隊伍;成立新生學院,改革學生教育模式,實行書院制管理,推動以書院為特色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把管理力量、服務力量、思政力量壓到教育管理服務學生一線,實現課程思政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頻共振、協同推進,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