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指示精神,以“聚焦產業發展 做優城市更新 打造設計之都”為主題的張家灣設計小鎮產業發展和城市更新大會舉辦。本次大會由通州區人民政府、民進北京市委、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共通州區委統戰部、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民進北京市委經濟委員會、民進通州區工委承辦。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朱信凱,民進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廖奕,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孔安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磊,中關村通州園管委會主任林正航,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文釗等參加會議。
朱信凱在開幕致辭環節強調,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京津冀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夯基壘臺、立柱架梁、落子布局,進一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在疏解發展中構建新格局,城市副中心與主城區“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的發展格局正有序形成。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提升“兩區”建設水平,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張家灣設計小鎮是北京“兩區”建設的重要承載地之一,擁有“中關村”和“副中心”平臺及政策疊加優勢。今年張家灣小鎮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總體戰略,對標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優化產業生態、加快產業集聚,努力打造集“設計、智慧、活力”于一體的一流“設計之都”。作為中央在京高校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域內唯一一所全國重點高校,中國人民大學高度重視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通過建好建強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集聚一批教師專門做京津冀和首都北京研究,旨在為首都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首發院課題組撰寫了《加快推動張家灣設計小鎮特色高質量發展的途徑與對策》,就是在為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提供參考建議。他表示,首發院作為人民大學同北京市各委辦局交流合作的窗口,一直堅持“服務首都、引領發展”作為基本原則,在過去的8年時間里探索走出了一條服務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同智庫建設齊頭并進的新路。希望和通州區政府開展更多的合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主報告發布環節,李文釗以“‘首善標準’打造國際一流的設計小鎮”為主題做匯報。他表示,加快推進張家灣設計小鎮特色優勢高質量發展,一是要高度認識和科學把握設計小鎮在推動首都特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示范價值,設計小鎮不僅是定位于北京國際設計之都的重要支撐平臺,更彰顯了首都老工業區城市更新典范,也體現了新時代智慧科技綠色低碳生態園區的建設典范。二是要高度認識破除制約張家灣設計小鎮高質量發展核心機制體制障礙的重要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把立足新發展階段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提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張家灣設計小鎮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把改革和開放融入到發展的全過程,通過全面創新改革機制體制,加快高端特色產業資源匯集和中高端創新人才要素集聚,尤其要加快支撐現代化設計和城市科技資源要素的聚集,加快形成創新設計、城市科技領域企業集聚格局。三是要科學認識新形勢下張家灣設計小鎮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產業定位,并探索當前機制體制的重點改革突破口,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適度調整瞄準“全球建筑設計中心+全球工業設計基地+全球軟件產業發展基地”的發展定位,推動園區形成“集中土地資源辦大事”的新機制新體制,創新人才資源加速向園區集聚的新策略新舉措,創造園區“集中財力辦大事”的新工具新手段。
會上,區住建委發布了《通州區城市更新項目實施方案申報及聯合審查的實施意見》,區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支持低效產業空間提升改造的實施細則》。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全勝,民進中央聯絡委員會副主任、民進北京市委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藝術與設計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錢竹,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研究員馬慶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文化科技處處長李焱,北京首鋼基金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展分別以“建筑科技與產業2035——以科技創新定義建筑”“中國城市更新的樣本——以‘設計之都’北京、深圳為例”“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將張家灣設計小鎮打造成‘設計之都’的新磁極”“支持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發展”“基金牽引項目落地 助力小鎮產業發展”為主題作主旨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民進北京市委議政調研處、社會服務處,通州區委宣傳部、區委統戰部、區發改委、區住建委、區科委、區經信局、市規自委通州分局、張家灣鎮、西集鎮、漷縣鎮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設計小鎮、網安園、醫藥健康集聚區相關企業和民進北京市企業聯合會相關企業的有關同志參加會議。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