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是2002年組建的基礎醫學院,由原基礎部和原中醫系的中醫學基礎課程教研室合并而成,2007年學校成立生命科學學院,與基礎醫學院合署辦公。2018年12月為適應學校建設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將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正式更名為中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現有8個中醫學基礎課程教研室,8個基礎醫學課程教研室,1個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和9個院屬科研機構。學院擁有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中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擁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醫史文獻、中醫養生學和中西醫結合基礎等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中醫學一級學科為江西省一流高峰特色學科,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為江西省一流潛力發展學科。
學院現有在崗在編教職工16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95人,占全院教職工比例58.64%;碩士學位58人,占比35.8%;正高職稱29人,占全院教職工比例17.9%;副高職稱42人,占比25.93%;中級及以下職稱91人,占比56.17%。江西省本科高水平教學團隊4支,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10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校教學標兵9人。
學院2位教師獲聘全國“十四五”規劃教材主編、副主編,參編國家規劃教材15部,主編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3部。10人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中獲獎,擁有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3門,“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18項。
近年來,學院教師共主持科研項目116項,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6項,總經費達1000多萬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其中SCI收錄2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錄200多篇。
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簡介
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依托我院建立,科研力量雄厚。中醫學學科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個,省級高水平學科1個,一流學科1個。現有合作導師學術領域涵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臨床基礎、中醫文化、針灸推拿學等專業。截至目前,已進站博士后11人,出站4人。流動站合作導師承擔一大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為博士后人員來站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臺。依托中醫學學科優勢,采用“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建設以博士后研究人員為中堅力量的創新團隊,使博士后人員成長為中醫藥領域高層次復合型、專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