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是隨著時代和國家戰略需求發展起來的學院,是武漢紡織大學辦學歷史較長、綜合實力較強的院部之一,擁有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2006年該學科獲批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12年獲批軟件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擁有省級名師工作室、省級教學團隊、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省高校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省協同創新團隊等多個省級教科研團隊,建設了湖北省服裝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紡織服裝智能化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學院堅持“校企合作,產學協同”,與國內外知名IT類企業共建了信息安全實驗室、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大數據科學工程中心及云計算和大數據處理等多個校級平臺。
學院設置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5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軟件工程專業入選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為湖北省戰略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建設了“湖北省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等5個省部級人才培養和實習實訓基地,2022年成立了數字技術產業學院,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學院現有教職工108人,其中專職教師90余人,近70%的教師獲得海內外知名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擁有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湖北名師、百人計劃、楚天學者、陽光學者、省師德先進個人、“紡織之光”教師等榮譽和人才項目十余人次;多名教師擔任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項目及獎勵評審專家、教育部工程認證專家、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中國計算機學會各專委會委員、多個高水平期刊編委和十余個國際會議審稿專家;近五年來,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科基金、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及企業委托的重大項目等數百項,科研進賬經費合計超過七千萬元;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勵10余項、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了十余部學術專著和教材。
學院現有本科生近1900名,研究生300余名(其中留學生27名)。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培養的學生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近年來,學生在國內外高水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中屢獲佳績,獲得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全國銅獎、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一等獎、“創青春”大學生挑戰杯省級金獎、世界機器人大賽季軍、藍橋杯總決賽國家一等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金獎和ACM-ICPC亞洲區預賽銀獎等,每年有近300人次的學生獲省部級以上獎項。
學院貫徹“以生為本,注重應用,服務社會,突出特色”的辦院理念,堅持“育人立院、科研強院、人才興院、黨建領航”的發展思路,秉承“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精神,發揚“學至于行,篤行于新”的院訓和“美在紡大,學在計算機”的學風,積極貫徹國家科技強國戰略,致力于建設一流的計算機、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打造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科高峰,形成“人才培養”、“科學研究”、 “社會服務”、“校企合作”的協同發展態勢;建設“學生得到成長、教師得到發展、學科深度融合、社會高度認可”的學院;積極拓建科技創新平臺,承接IT相關領域重大科研項目;營造“開放、包容、合作”的學術和研究環境,廣納海內外優秀人才,形成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大力促進和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合作,促進學科交叉,培養一批具有良好聲譽的“智能+X”跨學科一流人才、創新團隊和高水平創新研究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