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于2019年7月成立。其歷史沿革可追溯到西安郵電大學(原西安郵電學院)社科部、基礎課部外語教研室。經過30余年的發展,學校于1999年成立公共外語教學部,2003年4月設立社會科學系,2009年12月成立人文社科學院;2003年4月設立外語系,2012年8月成立外國語學院;2019年7月學校學科調整,原人文社科學院和外國語學院合并成立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學院下設綜合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MTI翻譯碩士教育中心、英文系(包括兩個本科專業:英語和商務英語)、公共管理系(包括兩個本科專業: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大學英語教學部、研究生英語教學部、國際考試中心、語言教學中心、應用語言學研究所、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和應用社會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等部門。學院承擔英語、商務英語、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專業本科課程,以及全校本科學生的大學英語、研究生公共英語等的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任務,同時也是學校人文素質教育教學部,承擔著全校人文素養類課程教學任務。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82人,其中專任教師74人,教授7人,副教授29人,專任教師獲博士學位者21人,聘任外籍教師8人。超過半數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另常年聘請多名外教。學院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多名老師獲得省級、校級各類英語競賽、授課比賽及師德師風獎項,1名教師獲得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特等獎、全國亞軍,1名教師榮獲陜西省第三屆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學院教師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教育部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等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出版各類著作教材100余部。獲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西安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
學院開設有英語、商務英語、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等四個本科專業,擁有翻譯碩士(MTI)專業學位類別。在校學生四百余名。英語專業四級、八級考試通過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多名學生獲學校十佳學子、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干部和優秀國防生等榮譽;先后在“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獲總決賽優秀獎、陜西省特等獎、陜西省二等、三等獎,獲全國“挑戰杯”第十三屆科技作品大賽獲三等獎、第八屆創業計劃大賽銅獎,在數學競賽、英語競賽、新聞報道獎、“三創杯”大賽、“挑戰杯”等各類大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多項。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名校以及英美澳等國外大學繼續深造;就業率也名列學校前茅,畢業生分別在新華社、華為等涉及新聞、互聯網、計算機、教育等社會各個行業。
學院擁有先進的語言教學設備,目前共有語言實驗室22個,總座位數為1520座,設備總值654萬元,語言實驗人機時為588960,實驗開出率100%。學院積極開展聯合辦學和學術交流,和英國倫敦工商會考試局(LCCI)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成立了教育部海外考試中心劍橋商務英語BEC西安郵電大學考點;先后與武漢傳神物聯網絡有限公司、北京萬向思維有限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中國翻譯協會語言服務行業創業創新中心、華為翻譯中心簽訂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協議。
學院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培養一批專業能力扎實、具有IT及通信背景知識的人才,打造一支教學能力強、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營造一個輕松、團結、積極向上的諧氛圍”的辦院目標,“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服務于院系的專業需要、服務于學生個性的需求”的辦院定位,“依托行業背景、融匯中西文化、凸顯專業能力、培養多元人才”的辦院思路,以培養高水平、高素質、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為核心,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銳意創新,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加強學風和教風建設,使教學和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為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應用型專業人才,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