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首批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經濟學創新平臺”建設項目
? 國家111計劃項目——經濟學前沿理論與方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 國家級重點學科——經濟思想史
? 國家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理經濟學
? 上海高峰Ⅱ類學科——理論經濟學
?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A類)——理論經濟學
? 上海市重點學科——西方經濟學
? 上海市交叉學科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項目——經濟學理論與應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專業
? 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上海財經大學的經濟學教學與研究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設立了經濟研究室。1950年8月,上海法學院財經系科并入,學院增設經濟系。1951年6月,經濟系更名為經濟計劃系。1958年8月,經濟計劃系隨學校與華東政法學院合并成立上海社會科學院。1960年重建上海財經學院,設商業經濟等專業;1962年夏,撤商業經濟專業,設工業經濟、貿易經濟等專業,直到1972年4月隨學校被撤銷。1978年復校,1980年2月成立經濟學系,由原經濟學系、數量經濟研究所合并組成。2000年4月成立經濟學院。
老一輩經濟學家孫冶方、姚耐、孫華承、王惟中、楊銀溥、胡寄窗,經濟學系首任系主任張淑智,經濟學院歷任院長程恩富、胡景北、田國強等均為經濟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任院長為周亞虹教授。
自2004年以來,經濟學院以“堅持立德樹人、追求長遠卓越、打造世界一流、服務國家急需”為發展方略,以“經濟學創新平臺”項目為建設載體,圍繞“聚一流教師、匯一流學生、設一流課程、育一流人才、做一流研究、臻一流治理、創一流學科、建一流學院”的八個一流方針,全面開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體制內經濟學教育科研改革,其宗旨就在于立足中國國情和學校實際,參照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成熟的管理規范,實踐教育科研改革,系統地建立一整套長效機制,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競爭力的行業精英、社會領袖和國家棟梁式的高層次創新型經濟學人才,打造世界一流經濟學院。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成效的不斷顯現,經濟學院這種具有鮮明特色的經濟學教育科研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效應、凝聚效應、示范效應和帶動效應,引起國內外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作為教育部、財政部、國務院學位辦聯合立項的國家重點教育改革專門項目,“經濟學創新平臺”項目得到教育部、財政部專項資金以及上海市配套資金的大力支持。2006年底,“經濟學創新平臺”又被列入國家首批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2015年,理論經濟學學科成功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Ⅱ類)。從資金和政策上為學科建設提供了保障,從而為經濟學院教育科研改革與發展的可持續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經濟學院下設政治經濟學系、經濟史學系、經濟學系、數量經濟學系,擁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流動站,設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等7個學術型專業點和金融專業碩士(金融計量經濟學、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方向),以及涵蓋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班、經濟學拔尖班、數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世界經濟學5個專業方向的經濟學本科專業。
截至2022年11月,學院現有全職教研人員7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6人,教師中擁有海外博士學位的有47人,占比63%。現有在冊學生1251名,本科生696名,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55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