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國際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于2023年12月在原旅游學院、國際旅游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基礎上組建而成,旨在整合學科發展資源,著力培養具有旅游及公共管理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學院辦學地點在海南大學觀瀾湖校區。
學院致力于建設“產學研”本碩博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行政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2個科學學位碩士點和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博士學位點。擁有旅游管理等三個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等三個海南省一流本科專業;酒店管理等3個本科專業和旅游管理碩士點通過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TedQual認證。另有一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一個擁有國際化、創新型和跨學科特色的學院。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
學院堅持“人才強院”戰略,建設有一支重師德、講業務,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優秀人才隊伍。學院專任教師中外籍教師占比20%,副高以上職稱占比47%,70%擁有博士學位。另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1名,海南省委重點聯系服務專家3人,海南省領軍人才5人,海南省拔尖人才25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3人,入選文化和旅游部中青年旅游專家4人。高等教育(本科)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
學院堅持高位嫁接與多方合作共贏理念,整合校、省、國內外相關資源,打造了多元化的科研交流平臺。擁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智庫基地”和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海南省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全域旅游研究基地”;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機構和部門合作共建有“海南大學民生保障和人事制度創新研究院”。獲批成立有三個“海南省院士工作站”。設有電子政務與公共管理、咖啡及酒水等多個實驗實訓室。近5年,學院承擔各級各類項目288項,立項經費2803.8萬元,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6項,國家級項目44項;學院師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SCI、SSCI、CSSCI)340余篇;榮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1項、省級以上科研獎勵23項;獲省領導批示27項。
學院立足于海南自貿港建設,聚焦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需求,積極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和國際合作交流,著力創建支撐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教育中心、研究中心,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院目前共有在校生4200多人,其中本科生3100多人,碩士研究生1064人,博士研究生43人。2023年,涌現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海南大學大學生年度人物”等先進個人,眾多優秀學子推免、考取至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香港大學、墨爾本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深造學習。學院畢業生已成為旅游行業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重要骨干力量,學生培養質量得到社會、行業、畢業生的高度認可。
學院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殷切囑托,堅持面向國家戰略和海南發展需求,融合東西方教育理念,突出國際化、創新型、跨學科特色,聚焦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熟悉旅游新業態、通曉旅游政策與公共治理的高層次管理類人才,帶動觀瀾湖校區發展成為更具競爭力、更具特色、更具實效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成為國際化辦學的示范和高地。
海南大學國際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熱情歡迎全國各地有志青年學子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創美好未來。